2021年5月20日,一场百对新人的汉式集体婚礼揭幕了一座以爱情为主题的城市公园——邛崃“凤求凰公园”,同时也代表了成都市首批6个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之一的“凤求凰公园婚姻登记处”正式面向全市新人开放,在这里除了登记颁证,还集合了婚礼举办、婚俗文化推广及情感咨询功能,而公园的广阔空间与丰富设施同时能为有情人们提供“时光塔、同心弦、1314鹊桥、520跑道等众多“爱情场景”,让这儿一开园便成为了成都新晋热门打卡地。
凤求凰公园所在地邛崃市,隶属四川省成都市,处龙门山麓,为古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城,和公园一路之隔的临邛古城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始建于公元前311年,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西汉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里,司马相如的名赋《凤求凰》就诞生于此,这也让“爱情圣地”成了今天邛崃的城市宣传语。
早在2018年“成都市公园城市体系100个公园概念设计全球征集”活动中,邛崃市推出了4个城市公园, 其中之一便是“相如汉赋文化主题公园”,也是“凤求凰公园”的前身。
经过两年的前期准备,时间来到了2020年,相如公园作为当年的十大工程之一,计划于2020年五一启动建设。不过由于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的提升,以及项目作为城市综合性公园的重要定位,市委市政府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当时现场已经完成了场地平整,仍需暂停施工,对原方案的生态性、文化性、功能性等方面进行提升完善。
在这个背景下,元有团队临阵受命,从4月底到5月初快速拟定了设计优化策略,并与业主、施工单位一起展开研讨,确定了实施方案。即把优化内容分解为“完善生态系统、优化空间格局、糅合文化与功能”三个方面,再配合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分步骤地开展设计,这样既保证了设计不拖施工后腿,又抓住重点达到了提升目标。经过一年的设计实施,公园落成开园。元有提供的设计优化及现场服务均获得了业主的认可,也得到了事实的验证。
▽总平面图
能够高效、有效地解决如此紧迫的难题,离不开团队一如既往的积极态度,更离不开我们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所积累的成熟经验。自2015年以来,元有团队将持续的项目实践经验转化为体系化的方法论,沉淀了多项专题成果,如“水陆生态系统构建”、“公园与城市边界”、“融于环境的空间设施”、“公园运营与智慧化”等,这些积累也成为相如公园突击战的有力支撑,为公园按时高质量的落成提供了可能。
除了公园里的婚姻登记处,凤求凰公园也已融入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式各样的文娱社团把亭廊台榭作为了自己的活动场所,全龄锻炼者将近3000米的环线园路和4.6万平米的各类场地作为了身边的运动场,6.3万平方米的阳光草坪和林下空间给了亲朋好友休憩玩耍的露营地,穿越整个公园的水系和2500米的多种水岸线,更成了孩子们与自然互动的乐园。
▽人的参与为公园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凤求凰公园已经成为了区域的活力引擎,周边住宅和商业建筑群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公园边界上尚有几块预留用地也即将注入功能。未来,邛崃将以凤求凰公园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以婚恋产业为特色的经济圈,激发临邛古城特色街区活力的同时,带动邛崃城市往北发展。
▽公园为活力中心,带动周边的居住与商业
流水为脉,自然为底
基地来自于城市中拆迁后的场地,地形、植被、水体这些自然资源已经鲜有留存,在这样的城市空间中重新构建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需要在自然与人工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既能控制前期合理的建造成本,也要能保障未来的可持续演进。换个说法,就是要将人聚集的广场和动物栖息的丛林捏合溶解,再提炼出一个适合这片场地、这个城市的产物来。
水系统是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本案中水系从北到南贯穿了整个公园,可以说是狭长公园的脉络所在。我们通过四个步骤,让公园水系流动更加顺畅、水质更加清澈、水形态更加丰富,再配合临水、湿生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的搭配,形成各类模仿自然的人工生境,有助于城市生态多样性的建立。
第一步
结合公园周边高程调整水系结构,一北一南设置两个引水口,从两个溢流口排出,解决了原本落差不足的问题,让水能够顺畅地自然流动,并有效减少了开挖土方量;
第二步
优化水岸曲线,加强水陆景观之间的联系,也让滨水漫步的感受具有更多变化。同时通过局部水循环增强水动力,防止过于凹凸的岸线造成死水区;
第三步
通过垒石形成落水堰,以此控制合适的水流速度,同时制定不同高差与跨水宽度的比例策略,保证现场施工能够提前进行的同时,可以具有相对丰富的跌水变化;
第四步
丰富驳岸形式,从可充分参与的浅水区域,到人不接近的生态水岸,既为人提供了充分的亲水可能性,也能为动物提供必要的栖息环境。
▽贯穿全园的水脉与多样化的水体与岸线
打破边界,共享融合
作为元有景观的核心价值,“打破边界、共享融合”自然也是我们对待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秉持的基本理念。规划上,公园所在用地四边被道路围合,且有居住和商业地块嵌入;时序上,东西北三面的城市建设均同时甚至滞后于公园。
因此,在宏观上我们强调公园与城市的协同生长,优先投入与主干道相邻的入口和界面,以及同期实施的商业交接面,而在与未建设地块的边界上处理上以预留通道与空间为主,避免重复建设的风险;
在微观尺度,园内道路层次丰富但体系清晰,充分考虑公园内外交通的顺畅接驳,并将区域尺度的城市轴线引入园内,贡献地标级的城市名片。同时,我们着重优化了临街界面,将市政道路和公园的边界模糊化,非机动车道、城市绿道和公园漫步系统相交织,通过开合有致的变化空间形成城市与公园互相渗透的边界,而在实际的日常场景中,最具活力的地摊经济正是在这里发生、聚集而形成的。
▽纳城市于公园,塑造区域地标
▽疫情期间加强了边界的隔离,但“临街经济带”仍然利用灵活空间自发地形成着
造福当下,与古为今
从“相如汉赋”到“凤求凰”,公园需要承载的历史底蕴与表达的文化内涵是这座城市给出的不变命题,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的必然需求,因此古与新的平衡与结合是需要我们在形式之上解决的难题。在这一点上,设计师们常常会遇到,在设计“强调文化、强调传统”的项目时似乎更容易产生矛盾,其原因可能存在于设计偏好与设计决策之间,也可能来自于愿景预期与使用需求之间。
在本项目中,我们面对古与今问题制定的基础策略是“传统的基调,轻松的氛围”;“当下的需求,现代的演绎”。
园中的楼台阁榭均由70多岁的川派建筑权威操刀,用传统木构工艺建造,承载着文君相如的历史典故,如“上林雅苑”、“子虚轩”等,这些建筑占据了全园关键位置,统领着轴线关系,和众多小巧的节点场景一起,奠定了全园尊重传统的文化基调;而景观上则力求通过放松的布局和生态的环境为人带去回归自然的心境,营造轻松休闲的氛围,让各处建筑节点仿佛林中瑰宝,避免过于突兀又愈显珍贵。
而公园的活力和生命力除了空间和环境,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它所提供的功能是否能满足当下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并且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持续性。本案引入与公园文化主题相结合的婚恋服务,并将强功能性的婚姻登记处植入,既增强了场所不可替代的吸引力,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活化,相比照本宣科的表达方式可谓强了百倍。
此外公园由北往南,慢行空间的尺度由小朝大、植被空间由密朝疏过渡,使人从不同方向穿越公园中时,会不知不觉地产生感官变化;对于开放空间的设计力求灵活、不设限,旨在给人们提供能够自定义功能的场景;同时通过科技与艺术的加持使文化能够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潮流形式得以演绎。
奠定全园文化基调的建筑和节点
好的空间能够给人自定义的可能,互动装置与光影秀是当下流量的保证
由北往南,慢行空间尺度由小及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由古及今的感官过渡
傍晚,温度渐渐凉爽下来,晚饭后的人们纷纷来到了公园,那时太阳西斜,阳光照亮了树冠、拉长了每个人的影子。光影正好,我们升起飞机拍下了几张鸟瞰。回头观看时,这一组照片如同轴测图一般,减小的透视仿佛压缩了空间,却准确保留了海量的细节,放大观看时,每一处局部都展现出人和环境融合的生动场景,如同一幅定格了当代生活图景的长卷。在我们设计师的眼里,这些出自笔下的空间是那么熟悉,而这些活灵活现的场景却因无法预料而显得那么陌生,让人充满好奇与兴奋。
项目名称:邛崃凤求凰公园
业主单位:邛崃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
项目规模:184亩
设计团队:青樾工作室、109工作室、维他命工作室
建筑设计:宋龙清、王宁
摄 影:河狸景观摄影
设计周期:2020.4-2020.12
建设周期:2020.5-2021.5
更新日期:2024-07-24 16:31:01
非常感谢 元有景观 带来的精彩项目, 查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