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现代元素激活传统民居
探索传统建筑院落的新形态
▽项目概览
乡村民宿满足了当代人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依据使用与该院本身特有的条件,设计力求实现功能与美学的平衡。
▽连廊
项目背景
作为“拾光夏”系列民宿,19号院依然位于近邻环球影城的唐大庄村,该村没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仅仅是得益于区位因素才有了新兴发展方向。我们用艺术建筑的形式赋能乡村振兴,不大拆大建,而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赋予其新形态、新尺度、新功能,为村落更新提供更多样性的可能。
▽项目总平面图
改造前
该建筑院落为北方传统民居布局,正房与西侧厢房均为硬山屋顶的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结构保存完好,东厢房为红砖平顶结构,与正房和西厢房形成鲜明对比。院落中央剩余T型庭院,成为连接正房、东西厢房的核心空间。
▽改造前
项目以“轻改造”为原则,尽量减少对原有建筑的干预。建筑主体结构基本保留,仅对局部进行修缮与加固,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改造的重点集中在民宿入口与庭院的设计上,通过细节的优化提升整体空间的美感与功能性。
入口空间
民宿大门沿用原有的红砖材料,与建筑立面形成连贯的视觉语言。入口处半开放式的布局,将镂空墙体与开口巧妙组合,形成一种“隔而不堵”的效果,既保证了空间内部的私密性,又让光线与空气自然流动,增强了通透感。
▽建筑立面
▽入口空间
庭院空间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院子不仅是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人与自然对话的重要场所。为了增强该庭院的层次感和趣味性,在T型庭院空间中布置了一条T型连廊,通过顶部大小不一的圆孔,可以将阳光、雨水、星光等自然元素引入庭院,创作出独特的光影效果与空间体验。
▽T型连廊,阳光透过圆孔撒向地面
▽从客房看向庭院
▽连廊与建筑的关系
▽小庭院打造多层次景观
建筑内部空间
东厢房为红砖平顶结构,改造后,东厢房将作为公区使用,承担餐饮、娱乐、社交等功能。北侧设置混凝土预制楼梯直达屋顶,将屋顶作为拓展空间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预制楼梯直达东厢房二层平台
▽从楼梯看向泳池
▽公共空间
▽连廊
正房与西侧厢房均为硬山屋顶的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结构保存完好,改造后,这两部分空间将作为客房使用,既保留了传统民居的坡屋顶、木梁结构等特色,又通过现代化的室内设计提升居住舒适度,满足现代旅客的住宿需求。
▽从庭院看向正房
▽客房
▽依托层高的优势,设计LOFT客房,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客房,阳光透过门窗洒进房间
▽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19号·寓廊小舍
设计单位:DK大可建筑
项目类型:改造
项目地址:北京市通州区
主创建筑师:杨玺琛
设计团队:杨玺琛 王域沣 王学艺
项目负责:王国旗
项目业主:梧桐良舍(北京)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2024.6
完成年份:2025.2
用地面积:300㎡
建筑面积:170㎡
材料:烤漆铁板、混凝土、红砖、橡木饰面板、玻璃
摄影版权:DK大可建筑
更新日期:2025-02-21 17:21:05
非常感谢 DK大可建筑设计 带来的精彩项目, 查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