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末,中国大学以迈向世界水平为目标进行了大规模地整合重组,各地大学急速扩容,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但众多大学校园的规划依旧沿袭既往大功能分区的模式,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服务区等模块独立分区各成一体设置。随着各大学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过度的功能分区导致校区尺度失衡,学生们疲于奔波在各功能区之间,校园丧失了亲和力。而互联网时代极大丰富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大学授受知识的方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现代大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些变化,都对校园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考。
天津大学新校区位于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内,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新校区规划以学院为基本单元,将教学、科研、生活、交流、活动的功能集体打包,形成学科的集聚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学生与教师融合、学习与生活融合的新模式。成长小镇囊括了学习与生活的全部内容,构筑了学、研、乐、住的多元化场所。小镇以适宜的距离(步行250至300米)、便捷的交通、适当的规模、丰富的场所内涵……使新校园全天候充满活力。
寓学于乐的活力空间
成长小镇因其不同的学科特点,学生的学习、科研、行为方式也不同,因此建筑在功能内容、空间形态、体量尺度上呈现多样性,建工学院与环境学院的成长小镇,具有其自身的组团层次和逻辑秩序,同时注重整体性和延续性。将高45米的大型土建实验室、长150米大尺度的水利实验室与小体量建筑如食堂、学生公寓、活动中心等整合,通过有效的营造方式提升小镇的空间品质,在既有问题的引导下,建筑通过空间组合、混沌空间过渡、材料的呼应以及景观环境点缀等多种设计方式让小镇空间充满活力。在体量的组合关系中,通过不同体量建筑的相互穿插、递进,在空间上进行过渡、尺度上进行协调。设计之初我们将建工实验楼纳入到建工学院和环境学院组团内,以一体化的设计进行考虑,为了消弱建工实验楼大体量空间对建筑的影响,将高40多米的大实验室靠内侧放置,外侧布置小体量的门厅连廊,实验楼通过起坡抬高了±0.0的高度,长长的坡道在缓解建筑体量压迫的同时,与建工学院和环境学院教学楼组团进行了很好地过渡。虽然最终因各种原因建工实验楼没有按照原始的设想落地,但这是在最初针对组团体量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我们所做的努力。
在校园整体秩序的建构下,成长小镇各组团独立存在,组团之间以院落、道路、绿化、河流等混沌空间进行串联。这种过渡空间,方便学生联络交往,充满生活乐趣。教学组团与东西两侧公寓组团均为庭院式布局,形成了小镇横向的过渡关系。同样骑楼、架空走廊、檐顶等形式多样的空间,以内外虚实、明暗疏密、动静曲直的丰富变化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交织在一起,无形中提供了培养学生学术科研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场所。教学组团北侧三合院两侧的室外楼梯将人引向建筑三层平台,向上的台阶与横向的过道连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路径,顶面星星点点矩形采光井洒落下来的光影与两侧虚实界面共同丰富了空间层次。另外通过教学组团内院落的相互叠加大院套小院,多个院子形态不同,明暗不同,尺度不同,共存于建筑组团之中,很好地维持着功能的平衡与行进的流线,以化整为零的方式柔化了建筑体量。设计将重负荷需对外搬运的土建实验室放在一层,以上布置教室、研究生室等功能用房,二层退让了多个空中庭院,腾出了大量的屋顶平台与一层的庭院承接,形成了水平与垂直交织的立体院落模式,同时也与对面的学生公寓庭院遥相呼应,减弱了建筑对道路和周边建筑的压迫。
为了建构和谐有机、合而不同、充满活力的空间,我们对天窗开口位置、开窗比例尺度、界面的虚实对比、材料质感与色彩上进行了深入设计。建筑局部以斜线构架打破立面单一的视觉肌理,组团以红砖为主要的材料,混凝土作为建筑的轮廓线和楼层分段线点缀其中。一层四周设一圈混凝土骑楼,工字型的混凝土柱子巧妙地将水管锲入柱中,室外混凝土构架产生的关联也使得室内外一体化的模式再现。建筑材料与细节的处理,让建筑单体与周边建筑的氛围更加和谐融洽。庭院的景观设计也是成长小镇内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学组团内共享空间两侧庭院以白沙铺地、黑松独植,蜿蜒的小道经过了精心梳理,院内寂静空灵,通过落地窗与中轴共享空间融合,为师生提供一个亲近自然具有包容性的游憩空间。北侧入口三合院以斜线构图的方式打破了建筑对称布局,起伏的三角形绿地草木茂盛、生机盎然,与骑楼下小庭院的素简形成了鲜明的对仗关系。教学组团中轴两侧对外开放的两个三合院作为建筑组团的次入口以半开放的姿态引导两侧公寓的人流进入教学组团内,庭院以石板铺地与高高低低的乔木结合,营造了别有洞天,引人入胜的入口环境。
交流融合的共享场所
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弱化了现实简单直接的人际交往,如何弥补虚拟世界中现实交往的不足,营造一个真实而富有活力的场所?如何将两个独立的学院串联起来,打造一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集聚场所?校园规划中混沌与秩序的并构关系,使我们更希望它以整体与开放的姿态营造一系列空间与情感的变化,而非仅是物质空间的探索。建工学院与环境学院在成长小镇的概念引导下力求打破学院之间封闭的樊篱,以中轴共享空间实现东西两个独立学院的连接,给师生提供一个互动共享的交流平台。
建工学院内需要有大量的实验室,环境学院更注重功能与空间的布局,如何在同一个组团内和谐地实现两者不同的需求是设计的一个难点。设计通过室内外一体化的巧妙延伸,中间共享空间开合变化、功能交互渗透,打开了建筑的壁垒。通过院落、草地、连廊、门厅、台阶、穹顶、展厅等空间共同串联,周边学生会、社团、活动中心、团委等功能用房依次环绕。共享中厅,作为教学组团的核心统领全局,其意义并非一个实体的空间,更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所。共享空间连通室内外,连接南北两个半围合的院落,经历了由开放空间进入封闭空间再到半开放空间最后进入到开放空间的空间变化。两侧清水混凝土的竖线肌理、开合收放的比例尺度、节奏与韵律的空间变化、光线与阴影的氛围调节,营造了一个调节心情和心理转化变频的场所。我们借其寄托了对学生时代的情感和回忆,也希望通过抑扬顿挫、起承转合的空间氛围,给学生带去探险式的空间体验,通过氛围的调节激发学生活力。
建筑材料与细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建筑学科为之受益,也推动了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建筑材料由最初天然的树木、泥土、石材,发展到人工烧制的砖瓦、石灰、砼、玻璃、钢铁再到合成的塑料、纤维、纳米材料等,结构也经历了由砖石结构向钢结构、膜结构等不断发展。在新校区的设计中,我们延续使用了老校区的红砖作为基础材料,保留天大老校区的珍贵记忆,局部植入清水混凝土,通过“新与旧”的融合,塑造了一个稳重、简约、具有传承精神的现代教学建筑。
校园规划一向以文脉延续与传承为自豪,而经典的“红砖”正贴合老校区的情感记忆,并与整个校园大环境取得呼应。时尚简约、严肃孤傲的清水混凝土与传统怀旧、活泼热烈的红砖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混搭正是我们追求的兼具传统与现代气质的教学建筑。
建筑的室内墙面大量使用了清水混凝土,台阶两侧清水混凝土的柱式墙面,通过虚实变化、节奏韵律营造了富有变化的空间效果。两侧竖向线条与台阶的横向线条垂直,空间变化暗合了学子求学道路的情感变化。共享中庭穹顶采用清水混凝土井字梁格浇筑,造就了丰富的光影效果;穹顶内侧砌筑梅花丁式的红砖,丰富了肌理的变化,融入了地域人文的生动。建工学院的北向入口门厅同时作为院史陈列室,两侧狭长的过道,通过宽与窄、实与虚、清水混凝土与红砖、室内与室外的过渡,建筑在空间与材料上有了鲜明的变化。教学组团通过立面的虚实变化、形体的方圆组合、构件的纵横穿插、清水混凝土与红砖色彩质感的对比,玻璃折射的光影变化等界面表情,构建了建筑混沌与秩序的有趣融合。
总结
成长小镇是“寓学于乐的活力空间”,是“交流融合的共享场所”。建筑的材质、界面、尺度、肌理,既注重呼应地域脉络,也在历史与未来的衔接处找到一个持续不断的生长点。教学组团界面水平与垂直的均衡、封闭与通透的界面交织产生了混沌的场所氛围,也是在秩序内寻求更加开放的环境。我们希望室内外空间场所的统一的氛围、水平与垂直相互独立的流线关系、院落交织的建筑布局模式、虚实变幻的体量关系、以及共享空间勾勒出来的充满变换的场所体验,这一切都建立在空间、形式、材料与文化的理解之上。
成长小镇从设计建设到达理想模式并非一朝一夕,建筑落成只是开始,未来使用和管理维护也同样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内涵将在校园文化的滋养下不断充盈,建筑的气质也会在学子们的青春感染下更富活力。
项目名称:天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环境学院
设计公司:nko日兴设计
项目所在地:中国 天津 南开
更新日期:2024-05-17 15:18:29
非常感谢 nko日兴设计 带来的精彩项目, 查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