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生活 | Time · Life
一个研究如何花时间生活的场所,坐落于长城脚下。
业主希望建筑能成为媒介,展示一种将时间归还给生活的态度,引导当代人静心思索当下。出于地域性气候的考量,相较于南方建筑的轻盈外向,北方建筑理应厚实内敛,但展示类建筑更适合以开放状态呈现。所以,建筑的内敛性与功能的开放性如何平衡、共存,是设计思考的起点。
▲半山·半水·半宅·半院 概念图 Concept
场地呈等边方形,建筑形态随基地形式而立。我们希望建筑能从环境中跳脱,也希望它成为山河、天空、稻田、村落的背景幕布,纯粹干净,低调内敛。
▲实景航拍 Aerial Map
半 · 融 | Half · Mix
“白房子”立于半山半水之间、稻田之际,浮于园林,无拘内外。
下望是庭、院,树间隐榭,水际浮亭,构草坡、置栈道,自然断续蜿蜒,渐通东侧稻田;
引外景,通内景,春夏翠郁,秋冬苍穹,自然幽静;冥想静修,品茶观景,怡然自得;
抬头是山,忽隐忽现,更上一层,可穷千里目也。
▲实景航拍 Aerial Map
▲河岸对面远观立面 Façade View Across the River
蒙太奇 · 窥 | Montage · Peep
【序】
在匀质空间里建立吸引的点——蒙太奇式的窥探。
蒙太奇理念贯穿了整个建筑空间的叙述方式。制造场景激发人的联想,看到的是局部,看不到的是无限。在有限的画面中延续出无限的思维和情感,产生新的想象,引发期望、推测和求索的欲望。
【起】
高于人视点的片岩景墙围挡于建筑周边,形成连续的控制界面,似无意却有意克制地展示内部空间,让人通过有限的洞口稍作窥视,成为探索欲望的起点。
▲外立面 Facade
▲外立面局部 Facade Detail
【敛】
入口屋檐至外向内倾斜,有外向打开的意愿,且达成压入口低视线高度的目的。
屋檐下两扇大开大合的碳化木趟门,“合”则承载餐厅和接待空间大门的功能,“开”为庭院营造的重要元素。
天朗气清时,木趟门开启,移至庭院侧,我们有意识去遮挡内庭,收窄可视范围。光线、水、植物和风便从趟门之间的空隙钻了出来,引人步入屋檐,一览究竟。
▲入口 The Entrance
▲中庭庭院 Courtyard
【传】
转而水声澹澹入耳,视线自然往声响源头转移。阳光映衬下,水面波光浮动于白色肌理漆屋檐上,光随水动,水随风移。
▲侧庭院水景 Courtyard Water Feature
我们希望打破仅以摆放物件或图片资料传递信息的单一展览模式,让建筑本身成为展品,在建材上选用火烧板、毛竹、片岩等在地材料输出地域文化;控制流线,限定人顺着空间曲折游移,感知建筑所传达的信息。
▲侧庭院水景 Courtyard Water Feature
【邀】
片岩景墙之间只留竖向狭口,暗示东边开阔的稻田景致。遮挡即成为一种邀请,让人产生好奇心,也就自发前往其中,去觉察感知。若能一眼览尽,反倒失了探索的乐趣。
从田中央回望建筑,白房子浮于稻穗之上,纯粹的斜墙围合成长条型的洞口,是一幕观与被观的“戏剧”。而白房子里被遮挡的“戏”,又在引人回到其中。
▲东侧稻田园景 Esat Side Rice Field
这是我们所希望达成的——建筑内、外穿插游走,让人自发走出户外,去探索发现,再回到建筑中,享受一段精心策划的多层次感官体验。
【戏】
二层咖啡酒水区是一个轻松交谈的场所,我们设计以天窗取代侧窗。所以,发生在交谈区域的“戏”,是外部不可观的“戏”,是房子里的“戏”,被遮挡的“戏”,是房子外面的人惦念的“戏”。往上收束的斜面在屋顶定义出天窗,窄长的洞口限制了光束进入的量、天空可视的篇幅,但也更具吸引力。
▲二层休闲区 Leisure Area on the Second Floor
光影游移,四季流转,透过天窗聚焦在室内的墙上、地面上、椅子和桌面上。而外界进不来的光和看不见的天是人们脑洞里更广阔的无边无际。
【构】
二层内庭侧大小窗洞错落,锈色钢板元素穿插其中,与白色肌理墙、棕色碳化毛竹、黑色碳化木材碰撞,形成不同于建筑外侧极简的场所体验。这些具有故事性的建筑物料又与庭院绿植、水景相得益彰,明快跳跃的空间叙事让整个建筑增添几分轻盈活泼,更新了人们初识的印象。
这些高低错落不同比例的窗洞构成、组合,将空间里的人和场景剪辑、组接,对面的观者被这些无序章的片段吸引,便有了各自脑中的精彩剧情。
【续】
黑色金属梯是承上启下的线索,使得长在房子里的内景与屋顶的悠远群山产生某种连结。人循着线索缓步向上,视野被裹上了一层金属网与木纹格栅叠合而成的滤镜,朦胧且写意,虚幻但真实。此时“画框”被楼梯的坡度切成不规则的形态,边界随步移变换,建筑空间与感官体验相互作用,身在其中,思绪抽离。
▲黑色金属梯与庭院的关系 Black Metal Ladder
屋顶上我们有意减少干涉,用生态竹木和碎石铺地,以透光透风的材质限定天台酒吧,是楼梯的延续。游走至此,坐于长椅小憩,听风望山,看日出观晚霞,闭眼感受被大自然包围,是短暂的放空,而非终章。
▲顶层观景平台 Rooftop
【归】
食,是序章的尾声。回归地面层餐厅——花时间饮食研究所,带有烟火气的空间氛围,大扇落地玻璃窗将院子引入了室内。用餐时抬头不经意一睹,眼里满是风景。
▲一层餐厅 Restaurant
茶室,嵌在建筑里,悬浮在水际,是建筑的延伸,对庭院的试探;反过来又成为了院子里的构图,是院景的一部分。品茶者在“盒子”里观庭院,观那些散落在院景中的人;庭院里的人在观景,观“盒子”里上演的剧幕;楼上的人在俯瞰,楼下的人在仰望;看与被看,视线交错,人、建筑、庭院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空间成为了万物发生关系的途径。
▲茶室 Teahouse
半 · 是无限,亦是克制 | Half · Infinite and Control
半山半水半分田,半宅半院半方庭。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建筑与景各占半分,适度退让,彼此留有余地,是克制;又相互嵌套,渗透,连结,是平衡,带来无限可能。
建筑拥有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大自然有了演出的“剧场”,是相互成就。
·树与建筑共生
场地北侧原存两棵白杨树,正好抵于建筑北侧界面。我们将其中较靠近的一棵纳入建筑内部院子,成为景观卫生间的院景树。
▲卫生间 Washroom
另一棵恰好与建筑边界相交,于是在建筑北立面设计上刻意做成切断的效果,提示原存树。给白杨树退让出的空间又正好形成通往别墅区域的开口,在本不宽裕的出入口存在一棵看起来有一定年限的树,是区别于常规设计所获得的有趣体验。尊重场地和自然,自然又回馈我们更多惊喜。
▲北侧入口 The North Entrance
·细节及材料
建筑立面主要材质之一为白色肌理漆,工人现场手刷形成的无序质朴纹路,远观干净纯粹,近看不乏细节,在阳光下呈现光影层次 。
▲白色肌理漆 White Texture Paint
片岩堆砌而成的景墙十分考究师傅工艺。我们保留片岩自然的参差状态,减少人工干涉的精修痕迹。
▲片岩 Schist
水景底部铺片岩相衬,保持材质的统一性,且营造质朴原生的水池状态。
▲片岩 Schist
墙面所用毛竹饰面是在地材料,以金属框收边,排列固定,降低施工难度以保证落地效果。通过碳化程度来控制颜色质感,表面刷清漆,具备防霉防污及良好的耐久性能。
▲毛竹墙面技术示意图 Technical Diagram of Moso Bamboo
▲毛竹饰面 Moso Bamboo
经过碳化的“火烧木”为木材的某一存在状态。控制火烧时间、温度,以把控材料颜色深度和自然龟裂纹等细节,展示木材在不同状态下的可能性与丰富性。
▲火烧木 Fire Wood
钢板在现场经锈化处理,等待数日,达到理想的状态和颜色后再做固锈工序,以保持我们所需要的最佳锈化程度和质感。
▲锈化钢板 Rusting Steel Plate
庭院户外梯及屋顶酒吧利用通透的金属网和热转印木纹铝格栅双层表皮将钢结构藏于其中,设计把控金属网和格栅的尺寸及密度,营造恰到好处的朦胧视觉体验。
▲铝格栅 Aluminum Grilling
设计营造空间借助空间找回时间
建筑是人与自然演出的剧场
制造场景展现生活
自然融于生活 时间归还生活
▲总平面图 Master Plan
▲剖面图 Section
▲剖面图 Section
▲立面图 Elevation
▲立面图 Elevation
▲首层平面图 1F Plan
▲二层平面图 2F Plan
▲屋顶平面图 3F Plan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长城脚下坐望山-花时间研究所
客户:拾得大地幸福集团
项目地点:河北省承德市
建成年份:2021年
主创设计师:彭勃 余定 杨洋 叶嘉威 魏世兵
建筑设计团队:彭影 柴正军 孙东湧
室内设计团队:林家善 陈阳 吴卓洪 吴沈梅 何家坚 张杰华 陈洪锋
景观设计团队:张茜茜 刘东坡 刘恒一 何贻培 梁燕莹 陈家辉 周其锋 沈铭佳 李观达
建筑面积:1400㎡
摄影:正是文化-毛迪生、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夏至
更新日期:2021-12-28 11:49:03
非常感谢 IAPA 带来的精彩项目, 查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