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市中“归隐”的东方气韵
隐逸,不仅体现为物理空间的避世意向,更发展为一种调和现实矛盾的生态智慧与精神疗愈机制,是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在苏州留园,古人通过曲廊、洞门、花窗的递进嵌套,创造视觉阻隔与路径延迟。这种"藏景"手法使游览者经历"入世-过渡-出世"的空间仪式,再现桃源的隐逸叙事。而在当代的都市高楼中,我们要如何重拾构造自我精神场域的可能?
中建壹品·汉韵公馆,定鼎武汉光谷中心城核心地段,紧邻千亿科创主轴高新大道,优享产业集群驱动发展红利。我们以楚汉文化为骨、山水意境为魂,从古汉阳十景的“芳洲落日”、“官湖夜月”和“金沙落雁”中提取场景元素,延续武汉市“云梦古泽,九省通衢”的城市印象,继承项目自身山水环绕的绿色基底。
以“水”作为空间延续的纽带,打破常规游览动线,通过独具特色的下沉庭院在行进中探寻另一番天地,将展示区营造成如诗如画,仿若梦中的山林水院。在光谷这片科技新城中,我们为居者编织出一幅"大隐于市"的东方画卷。
闹市中的诗意缓冲
从车水马龙到
苔痕月影的无声转场
取意荆楚文脉,师法苏州留园规制,我们融合月洞门、藻井天花等楚风元素,集建筑美学、公共功能于一身,打造出约5300㎡的汉韵公园,及“一园七境”社区园林,成为居者出行的必经之路,为居者带来尊贵的新中式归家仪式体验。
▲ 以留园中区空间结构为主要设计渊源选取水、桥、观景平台等意象结合中式园林置石、跌水、曲径与绿化作为细节点缀
门庭知礼序,道尽东方优雅。府院门仪为居者带来尊贵的新中式人居体验,彰显气势。
在公园曲径,水与月和谐共存。水面平如镜,月光酒落,泛起层层细碎的银光,仿佛是月亮轻轻挽起了水面的涟,一切都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夜的宁静与美好。
虚实之间的隐喻
隐入林居的第一重仪式
穿过公园的幽幽曲径,60米礼仪归家轴线映入眼帘,尽显礼仪尊贵感。通过精致门楼,重现层层递进门庭礼序中的中国情韵,让每一次归家都成为一种享受。
门庭建筑面宽45米,高10米,采用厚重的砖石基座,犹如凝固的岁月印记。飞檐斗拱则巧妙融入了几分灵动,檐角如飞鸟展翅,轻盈欲飞。 建筑整体方正规整,线条简练有力,继承了汉代大家端正大气的品格气质。
门为礼,水为乐,小桥两侧绿植传达着山峦起伏的韵律,一舟轻摇,一人独坐,池水悠悠,此间意境,宛若画卷中的风韵。
抵达隐世的想象
一种返璞归真的精神享受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再现陶翁寻觅桃源的场景,从入口空间逐级而下,我们在下沉庭院为居者呈现一处隐于城市之间的山谷秘境。
以“抚琴台”为场景标签,打造禅意高山流水、小桥流水潺潺的诗意景观。
一方之庭,纳万千山水。山谷中,琴声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那是关于高山流水的传说,也是关于知音难觅的渴望。琴声悠扬,水声清脆悦耳,宁静而雅致。
为当代生活连接诗意
中建壹品汉韵公馆是武汉第一个报批通过的真四代住宅,也是武汉核心区域及光谷的首个真四代住宅。为确保示范区景观的高品质呈现,我们跨越了四千余公里,奔赴全国各地精选景观苗木。
施工期间,武汉正值夏季高温炙热,常常达到35℃以上,地表温度更是高达40℃以上。面对夏季持续高温预警、气候干旱,绿化全过程反季节施工,项目团队严控苗木品类,通过选用容器苗、砖围苗、假植苗等各类成熟苗木,移栽过程对树穴、苗木土球、苗木根系进行精细化处理,栽种后通过抑制植物蒸腾,辅助树木吸取养分等措施,确保绿化即种即成景。特别是骨架乔木选型上,通过多角度现场感受空间,和各方多次沟通,最终选定精品且合适场地气质的乔木,为项目实景呈现良好效果提供了有效保障。
![]() | ![]() |
![]() | ![]() | ![]() |
从景观的营造到园林的品质,从材料的甄选到工艺的打磨,我们鏖战了八十多个日夜,最终打造出一幅精致园林画卷。
精选的绿植在示范区中错落有致地分布,与精心设计的园林小品、铺装道路等相得益彰,树立以雅奢艺术文化为主的新社区典范。
从生活的本真出发,于空间中重构隐逸人居想象,连接生活的诗意。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设计初心,为武汉敬呈更多高品质标杆人居产品。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中建壹品·汉韵公馆
委托业主:中建壹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湖北武汉
景观设计: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上海天华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弗思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景观施工:中建三局云材科技环保公司
景观摄影:陈葵
建成面积:9443㎡
设计时间:2024年2月
建成时间:2024年9月
更新日期:2025-04-17 15:59:35
非常感谢 山水比德 带来的精彩项目, 查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