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民营企业的发展,大都经过了从村办集体所有制向民营企业,再到股份制公众企业的转变。在逐渐的升级变化过程中,原来单一的纯加工类企业,逐步进化为创新研发类的高技术企业,这也可以被视为中国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典型过程。在迭代过程中,中国东部区域的面貌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人口集中度越来越高,城市化的进程也越来越迅猛。土地这一首要生产要素,在这个中国最富饶的区域,越发显得珍贵,苏南的民营企业要想拿到充裕的土地进行发展,成为一个难题。在获得土地之后,企业主们首先会将土地投入到重要的生产过程中,然而企业升级之后,对于办公、研发的需求也变得更加重要,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也对建筑本身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在广大的制造类企业的建设计划中,留给企业总部办公和研发建筑的建造条件,相对变得严苛,而通过建筑体现企业特点和精神的要求,并未因此有丝毫降低。
中达电机成立于1993年7月,每一步的发展变化都是苏南民营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在获得大约120亩新厂区建设土地之后,预留出了16%的土地进行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的建设。基地位于厂区场地的南侧,长度约224米,进深57.5米。
电机制造产业属于整个机械制造行业当中的基础部分,因此在企业性格的设定上,也是偏向于稳定和持重,这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基本面貌。新建的办公楼与后侧的生产车间等宽,由于进深的限制,且要留出足够的厂前区。因此我们将建筑在东西向上水平展开,大面宽,浅进深的形体,有利于建筑体的采光和通风。建筑为地上4层,整体抬高1.5米,设置一层半地下车库,利用自然的采光和通风,尽量的减少地下室的建造费用和日常运营成本。
在长达130多米的体量上,石材和竖向落地窗成为立面基本肌理。首层为整体玻璃幕墙,使矩形的建筑体量和基座自然脱离开来,如同悬浮在半空当中的一座山丘。在整个形体的不同部位,我们插入了大小不一的矩形空间,作为主入口和散布各层面的庭园。中部巨大的开口在昭示主入口的同时,将建筑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但并未完全将形体贯通,庭院在进入建筑之后转而向上,形成一个镂空的天井。围绕入口的庭院,放置了东西两个门厅,将不同功能的人流进行区隔。连接的部分划出矩形的天空,带来自然的风雨和气息,散落建筑立面上的镂空部分,也采用同样的逻辑。通过有节奏的切削,将自然的元素带入到冗长的建筑形体中。镂空庭院以竖向长窗的模数进行扩大,在内壁两侧也做了整片的玻璃幕墙,一方面通过虚实打破了水平展开的节奏,另外一方面将四时的景观和光线引入到建筑体当中。围绕这些散布建筑体中切开的空间,建筑的外部和内部都形成了一种停顿和变化,建筑体通过一种最简单构成方法,具有了一种有机节奏。
▽构成分析图
建筑首层主要集中放置了企业的对外部分,包括大堂、会议中心、培训和商务接待,二三四层为办公和研发中心,在三层的东南侧,建筑体向内退出露台,围绕露台布置了董事长的办公室。建筑体的东侧,是由地面一层,地下一层构成的接待中心,也是这类总部办公楼常见的功能需求。大小不同的餐厅分布其间,形成使用频效最高的部分之一。其立面也采用玻璃幕墙和竖向金属格栅,与主体建筑保持风格一致的同时,具有更加活跃的性格。
建筑前的区域,由于进深限制,所有的景观系统都遵循东西向水平展开,缠绕的波形构成,形成一定标志性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有限条件下的空间体验,临近中部入口,道路自然升起,配合主入口开口的同时,保持了自然的流畅性。
东部门厅作为建筑对外的主门厅,所占面积并不大,前区贯通两层,背景隔墙之后,我们特意设计了非常具有表现性的金属旋转楼梯,连通了建筑内部的4层空间,遗憾的是,受限于结构设计和当地钢结构加工的精确度,整个旋转楼梯的表现力有一定影响,但是基本上反映了我们在室内设计中的主要考量:通过石材和金属的对比来反映企业产品和精神。
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苏南民营企业样本,中达电机总部实际上反映了一大批此类企业的诉求,就是在有节制的情况下,彰显企业的个性。对于建筑师来说,这是一种巧妙的度的把握和一种基于严苛外部条件下的创新实践。
▽模型
▽总平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
▽南立面图&北立面图
▽东立面图&西立面图
▽剖面图
▽轴测图
• 建筑设计: 米丈建筑
• 室内&景观设计:米丈建筑
• 面积: 13040m²
• 项目年份: 2011-2015
• 摄影师: 吴清山
• 主持建筑师:卢志刚
•设计团队:沈烨晖、张晓峰、王羽圣、傅靖、符飞、陶海萍、谭章海、姚一婷
• 深化设计: 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业主: 中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撰文:卢志刚
• 城市:无锡
• 国家:中国
•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鸿山街道金马路1号
更新日期:2023-08-11 14:38:14
非常感谢 米丈建筑 带来的精彩项目, 查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