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目即处水乡绍兴越城区,外围群山层层环绕,周边古迹星罗棋布,由西侧的兰亭到东侧的会稽山、东湖形成了一条天然的文化脉络,赋予场地以独特的自然人文背景。
由此设计之初在延续祥生在绍兴前几个项目风格的基础上再做创新,意在将含蓄秀美的城景印象与周边璀璨浓郁的人文积淀表达出来,希望最终呈现出的不仅仅是横竖曲线简练后的构成美感,更能在简约的风格中赋予区域空间以新的意向。
通过对绍兴湖山文化的解读,抽取场地的本土精神,将其概括为几个空间之间的相互交融,为整体景观增添地域的文化归属感。
《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地位毋庸置疑。于此同时,书法艺术作为贯穿中国千年历史的美学在凝练文化元素和演绎景观空间上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空间。
通过对 [ 兰亭序 ] 书帖中行书的一步步艺术抽象和提炼,用现代的材质与简约的手法,将抽象后的形态多重组合,同时将笔墨之间的黑白关系运用到空间的光影关系之中。
门厅 | 惠风和畅
在街景界面以景墙分隔,将门楼隐于其后,门楼东侧设置停车区,令所有来访者都可以体验完整的参观动线,景墙上笔锋凌厉、泼墨成画,门楼前踏水而上、帘幕倾斜,以简练的线条及色块突出其隐喻的文化内涵,利用光线和空间的渗透让功能与形式融为一体,以营造一个更为舒适的环境氛围。
入口的门厅形成半围合空间,将城市界面与展示空间相剥离。公共与半私密的空间体验伴随着视线的开合交叠在一个节点之间完成转换。
泼墨书法行笔流畅,在阳光的照耀下映上墙面,将王羲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书法艺术凝固,开启示范区景观篇章。
一首《兰亭序》穿插组合的雕塑,静立水畔,在墙面和水面之间形成一道道剪影,似笔锋扭转迂回,又似设计为诗意空间所做的题序,光影绰绰。
沿叠水石阶而上,顺屋檐而下的水帘如珠玉落地,声音脆响。光线自屋面的格栅洒下,伫立期间,门内墨影婆娑,门外水乐轻弹。自是一派登门雅韵之所。
甬路| 茂林修竹
迎宾空间后,一面景墙将视线收束,景墙后竹林苍苍,鸟鸣喈喈,踏雾而行,似真似幻。竹林将两侧的景色隔绝开来,引人向前,为之后的主景空间埋下了伏笔。
翠竹绿屏,转过茂林修竹对景墙,夹道的竹林便把视线压缩在一条光影的通道里。
光通过落地的竹饰草坪灯面,折射出氤氲的光雾,疾步前进恍恍然似是踏歌而行,聚友而欢的名仕。
甬路尽处以一面水帘景墙相对,墙面简洁如画布,只听得流水泠泠。
正厅 | 兰亭雅集
曾子晳曾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由此可以看出文人雅集的传统自古有之。倚树而卧,临泉而栖,迎风而咏,对酒而歌,不仅仅是古时士大夫阶级聚会的雅之致。也是设计师想要打造的不同于现代都市生活的另一种生活愿景。
在极度的收缩空间之后,景观的幕围正式拉开。豁然开阔的草坪以三棵乌桕树对立围合,秋风渐起时,桕树以叶为花,别有一番意境。
草坪中央连接石桥,晶莹的水线呈抛物线由桥的一侧跃入另一侧,搭起一座拱形通道,走入其间,意趣盎然。。白麻的景墙将草坪空间与内庭隔绝开来,使人不能窥其全貌,水波崩裂之声却不绝于耳。
进入内部的水庭,拱形的水柱弄皱了一池静水,飞溅起片片水花。四周的景墙,将空间围合,使内部空间愈发明朗。
后院 | 曲水流觞
兰亭雅集的经典在于文人之间曲水流觞以诗词相对,幸甚至哉。设计师将黑白灰三色的砾石铺垫成曲水状,白色似流水,黑色似岸石,灰色似凸起的小屿,又似水中的涟漪相互交缠,沿路径而行,体会其间趣味,感受居家情怀。。
景观美学—雅集
雅集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风雅的聚会”。雅集活动通常伴随着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从汉朝至今,无数贵胄名人竞相举行的雅集之中,兰亭雅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自此雅集从物质上的宴饮之乐转向了精神上的文会之乐。在场所选址上更奠定了自然山水之美的基调,“雅”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在设计者看来,“雅”既是人们对高级精神享乐的追求,不同于物质上的欲望满足,其居游方式往往凝结了一群人甚至一个时代集审美,礼制,文化于一体的精神意向,同时亦是一种现代生活态度的表达,不限于居所及其环境的选择,却从中窥见一斑。
现代景观设计已经在积极的强调其与人体之间的关系。增加景观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是景观发展的方向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案的设计者更希望能加入文化的参与感,强调景观与场地记忆之间的传承。
立面设计
施工材料
施工现场
更新日期:2019-07-22 17:03:02
非常感谢 JMD九沐景观 带来的精彩项目, 查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