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映青川”社区公园有机缝合了这片森林水湖的大地肌理,给这片新的生活注入更多平凡可感的微情绪,并将更多镜头聚焦给属于庐阳区的生活仪式。在这里,湖岸边有森林、森林下有公园、公园里有市集、市集中有生活。公园与水库都能成为童年的玩伴,公园不只是风景,也是生活的日常。
公园大地的流淌渗透
悦映青川公园位于合肥庐阳区大杨板块,坐拥两大公园水库稀缺自然资源(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在城市流淌的质感里,水林间不规则肌理成为了最有趣的特征。我们在保留公园边界现状骨架大树林的动作上,试图将这种“流淌感”从远方渗透到脚下的铺装艺术肌理;从远处的纯自然观赏镜头拉回到咫尺的社区檐下烟火;从远处岛屿延伸到身旁可停留的生活微场景,完成大公园下彼此的对话。
▽场地现状 - 西向董铺水库
▽提炼呈现 - 公园上流淌的烟火生活
杉林下的檐街
在约90m长度的街区里,不同组合的商业盒子镶嵌起伏的丘地绿岛。从横向展面到立面增加了过渡层次,并消隐商业平台与公共人行道的边界。向上生长的群落式柳杉半遮半掩着街区的商业盒子,还有浅色的建筑檐面成为了树林里的面纱。视线从城市外部切入,更具有引人游园的期待感。
横向檐面与竖向的乔木构成了森林街区,同时公共与私密的视线在林梢下更有层次,各自空间诉求在绿意包裹下自然共生。
流淌的峡谷水线
东西向延展的水线花园,作为衔接两大水库绿廊上一个脉络的呼应,是人流进入的主动线。“水”作为这片土地赋予的特质,在平面到立体的层次转变里,被无限放大,植入了更细腻的体验:自然的旱溪/参与的岩上跳泉/探索的静水面水溪/观赏的跌水之丘等,以此构成连贯的五感空间。
水光艺术地毯
水的光斑成为游园的地毯,从视觉识别度到情绪体验度的释放,由径到景再到境的转变,犹如香水在不同时间维度的层次感。整体地毯铺砖被拆分为7块组合,形成一个大单元模块,每个大单元旋转不同方向再组合,让地面的自然感更柔和,而河流的流淌感便由此传递。落日余晖下,地面的微反射光感让体验更立体,仿佛时间的脚步在此凝聚。
微风石光群岛
流淌的铺砖环绕不同尺度的绿岛,或开或合,或大或小。东西群岛由声入景,深入公园腹部,逐渐安静,形成有自己情绪的小岛,它可以是水岛/地形岛/植物岛/商业盒子岛/草坪岛等。无论是外来的游玩者,还是临近的日常使用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20分钟公园效应。
丛林甲板花园
起伏绿岛与商业盒子之间,错落有致的平台相互镶嵌。平台与平台间重叠组合形成游走的路径,提供更多随处可坐的社交空间,也形成了商业的外摆区。在乔木与飘檐的空窗区域,正好让太阳光自然的洒在林下平台上,这里就成为了最生动的交流之所。
森林盒子童玩
我们希望在公园东北角面向城市交通的交汇处,以公园使用者的“欢悦声”来回应城市路口的嘈杂。这里有公园最大的绿岛,流淌的地形可以让疲惫在这里“躺”下。在艺术丘地上植入童玩器械,还有浅色系的屋檐延续商业街的形态,并在横向上增加体量感和序列感,最后让尺度上不同的组合成为公园天际线的景色。
年轮线-时间的对话
对于自然的热爱,在这片区域可以有更为浓烈的感受。在大自然基底的生长下,水岸线的变化留下了水位线的痕迹;小树苗到大树的成长,年轮线一圈圈扩大;岩石的地质运动及自然影响,产生了不同的肌理线...它们可以称之为大自然的生命线。在刻画场地的情绪里,注入年轮的石头(柏坡黄)、树的年轮(新旧树的混种)、水丘的年轮轮廓等,让自然的能量治愈公园的使用者。
▽材料选样- 年轮纹的肌理
公园里随便走走,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就在长椅上发发呆,与身旁的植物一起进行光合作用。BGM是鸟鸣和风吹树叶的声响,小家伙们在不远处的草坪上奔跑嬉戏,叔叔阿姨在林下的凉亭里吹拉弹唱······这些都成为了公园里的美好,如同张定浩老师在《公园即事》所说的诗意日常:“这陌生公园里的日常风物,使我们更像是一对真正的恋人,双手交缠,面前是辽阔漫长的夏季”。
▽平面图- 融入生活的自然流淌公园
项目名称:合肥悦映青川
项目位置:合肥庐阳区大杨镇
项目面积:9368 m²
设计时间:2025年
建成时间:2025年
业主单位:合肥万科
业主团队:孙春生、袁晓辉、沈文旭、檀香
景观设计:承迹景观
建筑设计:方纵建筑设计(上海)
童玩设施设计:张唐hapitor
室内设计:深圳东木筑造、山野创意设计(武汉)有限公司
景观施工:安徽臻维建设有限公司
景观标识:上海柏熙标识有限公司
摄 影:E-ar TARS
更新日期:2025-04-28 16:27:00
非常感谢 承迹景观 带来的精彩项目, 查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