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 line+建筑事务所 | 类型: | 建筑 |
---|---|---|---|
地区: | 中国 | 标签: | 居住社区 |
新岁序开,由line+主持建筑师孟凡浩主笔的超流体“杭源里”,经四年精心雕琢实景呈现,于辞岁迎新时迎来交付,与417个家庭启封杭城的未来理想生活。
“杭源里”是line+建筑事务所以建筑回应城市新旧交融对话的一次探索,强调传统与人文、科技与美学的碰撞融合。作为未来城市界面的重要节点,交付后杭源里将以拥抱未来的姿态、鲜明的在地个性、对美学与对居住体验的理想追求,为老城区带来内外兼修的生活品质提升。
年岁终章亦是新程起点,孟凡浩先生针对项目展开回顾对谈,希冀我们能以过往的思考与经验作为前行的基底,在求进的时间年轮里,继续起笔理想城市栖居的新篇,以故为新。
△ 动画介绍 制作:丝路视觉
Talk to line+主持建筑师、“杭源里”设计主创 孟凡浩
Q1:在您主持“杭源里”设计创作之前,已在城市人居社区领域实践多年,这些实践经验是否对杭源里的设计产生影响?
孟:杭源里应该算是我们在城市人居领域产品迭代的一次新的自我突破。从2012年开始,我们团队一直在市场化的地产开发模式中,主动探索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的可能性,我们为中国TOP级的开发商进行了一系列的产品系研发,也推动了住宅产品从早年的暖色调至高冷灰色系、从欧陆风到现代简约公建化的转型,并成为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原型。
但产品系的推演没有跳出正交语言体系,产品的迭代基本局限于形体比例划分、金属窗套、折板飘顶等细节语言的微创新,这也推动我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定下目标,希望探索方盒子住宅体系之外的其他可能。
Q2:杭源里作为融创“源系”的开山之作,您是如何理解“源系”这个产品系列,又是如何理解“开创”的?
孟:我们作为融创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参与从城系、府系、壹号院系、园系的系列研发。“源系”也是融创基于近十年的产品力突飞猛进,成为全国领头羊后提出来的新挑战。
“源系”强调对城市源点的挖掘,汲取土地和时代的文脉肌理,展现当代生活美学,即在地性的当代表达,源自运河“一滴水的时空游动”设计概念和当代科技产品圆角边框美学的融合,即是对“源系”产品的回答。
“开创”在于新生,着眼的视野不能局限于业主自身已有的产品,而应该了解到这一建筑类型在国内外的演变之路,并跟随时代的变化把握它适应于市场的发展趋势,即用研究的态度去做产品,才使“开创”有支撑的源点和普适性的生命力。
中国商品化住宅的转型突破通常要经历资本、规范、成本、效率几个维度的限制,因此在高周转最优解的惯性中逐渐陷入同质化局面。方盒子模块化单元虽然是标准化的最佳选择,但在尊重居住功能空间普适性体验的基础上,商品住宅的形式审美疲劳困境是客观存在的,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在极限调整的机会和空间。
我们尝试跳脱出方盒体、横线条、竖线条等风格样式,从竖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以预制化构件实现圆角流体语言,以轻盈动感的反重力姿态在杭州这个自然之城诉说着未来人居环境新的可能。
Q3:住宅现已交付,极具未来感的造型以实景展现在大家眼前。“杭源里”的这种具当代科技感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孟:当代科技感,是对圆角曲率、框屏比例、建筑材料综合考量的结果,对当下审美趋势快速回应的科技产品就是可借鉴的对象。我们希望“杭源里”向工业产品学习,直面当下,回应未来。
建筑曲线采用的是现代标准化预制构件,而大面玻璃屏与iPhone标志性的圆角微边框的结合,也顺应了当代科技产品的美学趋势。
长期以来,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建造的城市住宅构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城市背景,住宅面貌对一座城市的面貌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高层住宅这一集合住宅类型。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把住宅形象及社区环境整体风貌放到一个大的城市维度里去考虑。
Q4:杭源里的流体语言如何实现的,是否对居住体验有影响?
孟:常规住宅依靠平面适应造型来实现形象更新,一定程度可能影响居住体验。和这一方式不同,杭源里在尊重最优户型的市场规律内,依靠层级平面边界的突破,从竖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以3D弧线勾勒建筑形态。
竖向维度上进行严格地流线型构件与户型关系的对位分析,确定位于窗间墙的竖向装饰构件位置;横向维度上选取不影响空间正常使用的阳台、设备平台等位置,化平面阳角为圆角,柔化建筑尖锐的刚性特征。
而针对多层洋房和高层住宅两种不同的形体比例,流体语言也有不同的划分策略。例如,在洋房住宅中,立面利用横向单层圆角框的叠合来凸显强调水平舒展。
而在高层住宅中,则采用2:1跨层的立面模数单元。极窄圆角曲面框纵跨两个层高,中间夹着深灰色的金属铝板,上下玻璃面与铝板最大限度拉平,构成基本单元模数。因此,整体立面在保留水平舒展性的同时,更强调了自上而下的竖向关系,会呈现出水滴随重力下落游动的韵律。
Q5:在流体语言的落地过程中,是否有遇到一些实际存在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孟:形式创新伴随着工艺做法、材料选择与结构节点的探索,在国内我们没有类似项目可供参照,国外参考实例往往因为造价和材料工艺的标准相差太大,而无法借鉴。加上有节点控制的投产效率要求,当时方案是否能推进、怎么推进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例如在预制构件的过程中,面对材料的选择,铝板和型材厂家对这个工艺要求深感有难度:铝型材在端部更细腻,但是截面尺寸过大拉弯后极易断裂,而铝板拉弯延展性好但是端部不够精致。
我们与甲方团队一起走访了全国各地的铝板厂家,甚至与汽车钣金厂家都进行了咨询,在研讨了多轮工艺方案后,选择端部铝型材与后部大面弯弧铝板焊接并把缝留在角部,再采用原子灰打磨的工艺。
最终立面弯弧效果既保证了端部的精致拉弯细节,又在体量上保证了圆弧的比例。恰当的材料及构造形式的选择成为实现理想流体语言的必要条件之一。
其次,在工艺节点设计方面,我们将整体形式语言分解为多个标准化单元构件,在工厂完成预制生产,再到现场调整关键连接节点的拼接问题,整体就迎刃而解。
另外,现场分阶段的mock-up是控本提质的关键因素。我们将“超流体艺术生活馆示范区”作为第一阶段的mock-up落地,验证流体语言的可行性和美学效果,其后经过多轮构造方式比选、材料样板实景观测,并结合幕墙施工优化节点做法,最终确保良好的整体呈现效果。
Q6:建筑的空间交付,将面对人们真实的未来生活,针对这一点在“杭源里”项目如何考虑?
孟:住宅的交付,交付的是住户的未来生活。每一个家庭都将与这个空间相处多年,因此住宅单元与社区空间的设计,其实是对人们理想生活的设计。
我们需要对多种生活方式有观察,选取适应多种家庭生活方式的“最大公约数”,以最大限度满足住户当下与未来的生活需求。
未来的社区是人、建筑、城市的多尺度融合,它呈现在形式、功能与社区环境上。建筑形式上,杭源里通过创新性的立面语言创造了自明的价值标识,是对业主经济效益和住户自尊情感的回应,而具亲和力的建筑表情也拉进了住宅与人的距离;在建筑功能上,户型种类本身是方正通透的,同时留有延展的空间,适应未来生活方式的调整。
在社区环境上,我们倡导摒弃住宅单体的低级聚合,考虑度假型社区生活所需的全龄共享泳池、社区儿童乐园、有氧活动区、阳光草坪和源点花园,以及住户聚集、求知、休闲的“归心空间”,我们在社区规划和楼栋首层为全龄化景观休闲节点保留空间,使景观休闲场所像地毯一样铺满社区地面,让社区的人文与共享生活氛围无阻碍生长。
最终对于城市,我们期待杭源里成为刷新杭城颜值想象和居住精神风貌的住宅新名片。
Q7:杭源里的交付建成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您作为建筑师对这个作品满意吗?
孟:杭源里的设计、施工、建设、交付正好经历了中国地产的非常规时期,在后续建造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得益于融创和金成集团的责任感,也感恩业主团队对于我们的信任支持,我们最终还是共同坚持实现了当初的设想,最终的建造完成度也基本达到了我们的期望。
我始终认为,对于有一定创新度的产品来说,能真正建造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尽管过程之中也会存在一些遗憾,但这并非我们建筑师单方面能够控制的。有了这个积累,未来我们肯定会做得更好。
——以上为对谈内容——
杭源里作为line+主持建筑师孟凡浩对集合住宅创新思考的微小切面,在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与生活方式渐趋同质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成本、规范与功能等众多层面的游走与平衡中,尽力寻求城市人居风貌多样性,由此探索与常规相异的设计语言,以一滴水的游动寻求与理想图景相适从的更广阔的创新汪洋。
焕新交付,也是匠心交付。
焕新,面对时间上的辞旧迎新,空间上的城市更新,杭源里这一居住建筑新型面貌的落成,让我们重新审视过往二三十年对居住建筑的既有印象,在新的时代和社会发展语境下,从多重维度推动住宅多样化形态的思考与探讨。
匠心,居住涉及每个城市成员的需求,创造性地挖掘不同的需求,并融合可落地的实践方式,将是孟凡浩乃至更多设计师坚持的创作来源与期待实现的生活图景。
更新日期:2023-03-03 10:18:05
非常感谢 line+建筑事务所 带来的精彩项目, 查阅更多